3月22日,由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5年“粤嵌杯”智能小车竞赛拉开帷幕。竞赛吸引了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及学科实践与创新协会的40余支队伍、近百名学生踊跃参与。
在开幕式上,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晓东表示,本次竞赛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协作并重”的核心理念。借助智能小车这一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将C语言编程、单片机控制及传感器技术运用到实际项目开发中,致力于提升学生在硬件设计、软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粤嵌科技市场总监朱景林在发言中表示,企业将全方位参与赛事的组织与推进,为学生提供从搭建开发环境到优化算法的全程指导,助力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能。
本次竞赛涵盖硬件搭建、功能开发、系统调试与优化等环节。参赛队伍需要综合运用红外、超声波传感器以及机器视觉等技术,完成“基础行驶与动态障”“自主循迹与智能搬运”“复杂场景图像识别”这三大核心任务。学院为每支参赛队伍配备了智能小车开发套件,并开放实验室资源,旨在通过模拟真实工程场景,全面锻炼学生的系统设计、跨学科协作及创新思维能力。
此次竞赛是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落实“135工程”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构建“竞赛-实训-创新”三元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工程实践与创新机遇,推动智能科技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
(审核:刘洞波 赵中华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