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5日 11:11 作者:李艳红 来源:湖南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通讯员 李艳红)5月31日晚,随着“好,特别好!”的欢呼,新晃县晃州镇新村村的村民们迎来了“路灯点亮新村”的欢欣时刻。
“经过四年多的帮扶工作,村里其他的条件都改善了,但320国道经过新村村,却因没有路灯,村里村民出行不便,存在一定的治安安全和交通安全隐患,希望学校能筹资解决。”今年3月份,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岳堂到新村村访察,村民代表向学校表达了希望学校支持装上路灯的诉求。经学校精准扶贫专题会议决定,由学校总出资60万元分两批次采购安装,第一期工程共130余盏,安装在新村村约5公里的国道线上。夜间路灯亮起,结束了新村村国道沿线没有路灯的历史。雨夜中,太阳能路灯散发着温和的光,照亮人们前行的路,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了欢快和热烈的气氛。
当晚,在新村村村部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亮灯仪式,湖南工程学院校长易兵,新晃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晃州镇党委书记杨海滨,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扶贫办主任李永坚等与乡亲们一起见证这一难忘时刻。
仪式上,易兵向新村村颁发“湖南工程学院捐赠路灯一批”的彩牌,杨海滨代表新村村向学校赠与“湖工恩情,点亮新村”的锦旗,李永坚代表学校接受了锦旗。晃州镇党委委员钱文扉、新村村村主任杨武、村民代表张秀军分别发言,感谢学校和湖工师生的慷慨赠予,祝愿新村村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生活越来越红火。
到达新村村后,易兵一刻不停地详细了解了扶贫工作队目前的工作重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新村村扶贫工作把脉,指导工作队努力争取各种资源,联通各方力量,共同助力新村村乡亲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天晚上,易兵带队到村民杨世辉、李培斌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物资。村民杨世辉家因病致贫,照顾着一个患脑瘼炎的孩子;村民李培斌家两个孩子读高中和大学,另照顾着高龄生病的岳母和自己的父母,家庭经济负担重。当看到李培斌家的堂屋墙上贴满了两个孩子的奖状时,易兵鼓励他说:“家里的困难是暂时的,你的孩子成绩好,又懂事,家里就有希望,他们成才了,你们也会感到轻松和欣慰啊!”听说他家养蜂产蜜,易兵当即买了4斤蜂蜜,并鼓励他说,“好的农产品不愁没有销路,只要你好好干,大家一起帮忙,家里很快就能脱贫致富了。”
走访村民、帮助解决村里的基本设施建设,这只是湖南工程学院定点扶贫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从2015年开始,按省扶贫办要求,学校先后派出两批次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负责做好新村村与学校、新村村与各级政府扶贫系统的协调、沟通与联络。新村村是一个地处湘西边陲毗邻贵州的一个村庄。由原新村村和太阳山村合并而成,共辖16个村民小组649户2468人,原有贫困户127户,386人,至2018年年底,已脱贫121户,363人,仅剩6户2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合村之初的21%下降到现在0.93%,2018年整村实现了脱贫出列。
如今的新村村,村组道路硬化了,网络通了,自来水装上了,饮用水安全保障了,几乎看不到旧有的危房了;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全村16个村民小组100%农户家中生活用电达标;改厨、改厕、房前屋后硬化、入户路都得到了硬化;村部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完备,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电商服务站、便民服务室等各项功能室建设配备齐全;产业发展起来了,黄桃、草莓、有机蔬菜种植和土鸡、黄牛、凉伞花猪养殖基地兴旺红火,为村里集体经济和村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深受欢迎的本地蜂蜜也十分畅销,勤劳致富成为了村民的共识。
夜深了,谈话声还在继续。历经4年有余,村校之间心灵相通,学校始终心系贫困村的乡亲,关心他们的生活,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他们一起致富奔小康。
据介绍,4年多来,学校累计投入专项扶贫款项350余万元,用以改善贫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下一步新村村的扶贫工作要在进一步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借力学校智库优势,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信息和教育扶贫力度。易兵要求,扶贫工作队要加强村校之间的联系,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的力量,为村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帮扶。可以尝试依托学校的资源建设“农家书屋”,创造条件提供各种村民需要的信息。“只要对村民生活有帮助的,我们都应该放在心上。”易兵还指出,在资源和渠道方面,学校尝试广泛联系校友,鼓励校友为新村村的发展出谋划策,真正把新村村建设成为湖南工程学院的“校内村”。
湖南教育新闻网:http://news.hnjy.com.cn/gxlm/18615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