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9日期间,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 传播非遗新声”中华文脉传承团 16 名师生,在湘潭市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文化传承与专业实践,让青春力量为文脉延续注入新动能。
走进旋梯书苑,团队一行了解书苑发展历程及与毛泽东相关的珍贵展品,在浓厚书香中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并齐声朗诵《沁园春・长沙》,与革命历史隔空对话。随后,团队成员探访湘潭关圣殿,在参观“观风”“品物”“匠心” 三个非遗展厅、领略 130 项各级非遗项目魅力的同时,聆听这座湘潭城区首个中共支部旧址的革命故事,深刻体会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的交织传承。
在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实践团成员通过“窑湾映像” 展板追溯当地 1700 余年文明变迁,师生以中英双语讲解青石板路与中西文明交融史,感悟文化碰撞。大家走进龙牌酱油酿造基地,了解清代传承至今的酿造史,在千口酱缸前聆听“制曲、曝晒、发酵、装瓶” 工艺讲解,亲手体验翻缸、淋油,体会“时间与匠心对话”的深意。
实践团成员还观摩了巫家拳招式、学刻皮影戏偶、尝试舞动火龙,在传承人指导下,感受非遗技艺的精湛并思考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新路径。
此次实践,团队始终以“文化传承 + 专业实践” 为导向,将外语优势融入活动全程。实践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持续探索双语传播非遗的新路径,成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当好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守护好我们的非遗文化。”
(审核:杨欢 陈亚琼 唐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