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后台管理

春分

首页 - 菁菁校园 - 正文

【三下乡】外国语学院文脉传承团走进升平轩纸影戏剧团
作者:潘颖 彭虹 摄影:胡静怡 来源:外国语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7月8日,外国语学院“深耕湖湘文化 传播非遗新声”文脉传承团16名师生走进湘潭升平轩纸影戏剧团,在非遗传承人吴渊的指导下,用双手触摸千年技艺的温度,以青春视角重构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

“我们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工具……”在剧团工作坊,纸质影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吴渊手持刻刀,在纸上为成员们展示如何雕刻纸质影偶的图案。随着刀锋游走,皮屑如雪花般飘落,影人逐渐显露出立体纹路。

“我们的影偶造型古拙而粗犷、色彩浓郁而艳丽、‘两次雕刻’独具匠心,具有深厚的民间美术内涵和独特的民俗艺术魅力。”吴渊拿着手上的影人介绍道。

“我的‘公主’装对了吗?”成员们举着影人求教。工作台上,大家正经历着“非遗初体验”:有人把“状元”的腿装反了,有人给“武将”的手装错了,更有人试图把影人的“肚子”颠倒位置。吴渊笑着指导学生调整影人的关节。经过半小时“鏖战”,形态各异的影人诞生:有戴着花冠的花旦“公主”,甚至出现了戴牛角的关羽。指导老师感慨:“当00后用刻刀在牛皮上留下第一道划痕时,非遗传承就有了新的年轮。”"

团队成员操控着自制影人,演绎《我不是外卖神》;“新编三打白骨精”引发阵阵惊呼——只见“孙悟空”一个后空翻,金箍棒在空中划出弧线,幕布前顿时爆发出掌声。微风拂过幕布,那些被青春重新诠释的千年影人,正在光影流转中书写新的传奇。

在这光影交织的舞台上,青春的力量与非遗的底蕴融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照亮了非遗传承的道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的希望,点燃了青年人心中的文化自信,激励实践团成员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审核:杨欢 陈亚琼 唐星星)

校园动态

湖工人物

地址:湖南省湘潭市福星东路88号 邮编:411104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 2011-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湘教QS3-200505-000062 湘ICP备14008333号

湘公网安备 43030402000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