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我校在一报告厅举行第四期木鱼湖论坛,邀请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怀承教授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的学术报告。宣传部部长曾曙林主持报告会,全校师生400余人到场聆听。
张怀承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一批教材首席专家,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孔子学会会长、湖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多项,出版著作2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什么是传统?传统的实质是什么?讲座中,张怀承首先界定了传统的定义。他认为“传统”就是传递、延续、承继,就是世代相继的文化、思想、道德、风俗、心态、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属性。中国传统文化传的是“政统”“正统”和“道统”。他强调“道统”即思想文化传统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
张怀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儒、释、道(家)。他分别对三家进行了深入阐述和解读。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重义轻利”构成儒家基本精神的三个层面。“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尊重人”“反对暴政”等是孔孟思想的“仁”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及“与民同乐”的忧乐情怀体现出儒家的入世精神;“重义轻利”“以义导利”“见利思义”体现出儒家的义利观。张怀承强调,儒家的义利观不是有无问题,而是等次问题。而佛教的基本精神则是“万法皆空”“人生即苦”和“因果报应”,佛家用严密的逻辑回答了“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是什么”的哲学命题。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得最好的一个范例,佛教在中国有它的辉煌。而对于道家,张怀承强调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向往的是“崇尚自然”“淡泊名利”“超越物我”等精神境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体现出道家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影响。张怀承最后总结三者的特性为“儒家入世的德性主义”“佛教出世的解脱主义”和“道家避世的自由主义”,三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曾曙林在总结中指出,张教授的讲座引经据典,博采众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教育同学们要诚实、守信,对青年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淡泊名利、自强不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青年学生的追求,希望广大学生丰富思想、磨砺品质,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到现实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