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我校“卓越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开讲。本次活动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苏远海、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徐勇、东南大学教授王法星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黄毅勇四位专家来校作专题学术讲座。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参加本次学术活动。
苏远海聚焦“多场耦合微反应技术基础及应用”,系统阐述微反应技术如何通过过程强化破解传统化工“高能耗、低效率、安全隐患高”难题,分享了该技术在高端化学品制备中的创新应用,为“智能化工”发展提供新思路。
徐勇围绕“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小分子选择活化的应用”,分享团队在提升催化剂稳定性、降低贵金属用量方面的突破,强调新型催化体系开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推动作用。
王法星以“水系电池高电压和功能化设计研究”为主题,梳理了我国储能市场发展及锂电池技术演进,重点介绍团队通过“解耦”设计、温敏性溴电池开发、PH响应聚合物保护等创新,提升水系电池电压与安全性的研究成果。
黄毅勇以“立体多样性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为题,阐释了该反应通过调控催化剂、手性配体等条件实现多类立体构型产物选择性合成的原理,介绍其在药物中间体、功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提升立体选择性、开发廉价催化体系等研究挑战。
此次“卓越大讲堂”系列学术活动聚焦学科前沿,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不仅为师生带来了最新研究动态与创新思路,更深化了我校与高水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学术联系,为推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审核:周娟玲 徐粤宇 刘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