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我校在电气楼311会议室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黄昕,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小刚、吴志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院院长及就业创业工作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小刚主持。
会上,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珍辉传达就业工作最新文件精神,通报学校2025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进展,剖析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明确下阶段就业工作重点。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党委书记王明权传达大学生创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提出下一步创新创业举措。应用技术学院副书记李魏达介绍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及后续安排。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邹鸿翔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副书记李延平分享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经验。
吴志军指出产业技术迭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他表示学校应锚定“新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强化项目制课程建设、跨学科创新实践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探索“专业教育+双创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易兵结合学校工科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针对就业痛点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二是强化内涵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共建产业学院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升级实验实训设施;三是建立“学院—专业—班级”三级联动机制,深挖具有行业特色的就业渠道。
黄昕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学校前期就业创业工作成效,并围绕“形势、责任、路径、机制”四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要精准分析研判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以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为导向,培育学生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要压实“一把手”责任,将就业创业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要深挖新兴就业空间,围绕推动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技术应用+国际视野”多元就业新路径;要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部署、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多措并举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
会议最后,张小刚在主持总结中就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建立并落实“三个一”工作制度,即学院就业创业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落实会、学院党政负责人每半月召开一次就业工作协调会、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就业工作推进专题会;二是加强就业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此次推进会立足产业变革趋势,紧扣学校“双升”发展规划,通过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协同联动,为学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规划路径,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审核:刘洞波 李珍辉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