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学期伊始,2月21日至22日我校在一报告厅举办2025年第一期“卓越大讲堂”干部集中教育培训,为学校全体干部“充电蓄能”,补足精神之钙。2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卫林以《一般地方高校的困境与创新实践》为题作第一场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党委书记黄昕主持。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科级干部、岗位负责人、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实验中心)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参加培训。
徐卫林院士通过一系列跨越历史长河的经典案例,生动呈现了纺织科技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揭示了纺织技术变革与人类文明进步之间的深刻互动关系。他认为,纺织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纺织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徐卫林指出,“在强国建设中,我们坚信纺织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行业高校特色鲜明、地位独特,承载着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但仍然面临校名与学校学科内涵不符、规模、资金、人才、学科增长点与学校特色的矛盾等方面的困境。
如何破解行业高校发展的困境,徐卫林院士提出六点建议:一是提士气,凝聚全体师生对学校特色的认同,取得各级部门的重视,承接国家重点需求项目,服务行业龙头和重大企业,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突出特色;二是抓人才,用待遇吸引人才,分类管理人才,重视团队力量,激发校内活力;三是建机制,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分学部进行职称评审;四是重科研,成立专职的科研机构和团队,制定系统的有组织科研机构管理制度;五是树标杆,加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持续营造全校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六是强文化,全面加强学术生态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黄昕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徐卫林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严谨生动,开阔了大家的眼界,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报告会上,徐卫林院士列举了地方高校、行业高校面临的困境,我们感同身受,倍感压力;同时描绘了纺织行业的美好愿景,我们充满期望,满怀信心。希望大家锚定学校“双升”目标,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真抓实干,在新的一年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审核:刘洞波 宋强 杨欢)